據悉,目前全國累計退出煤炭產能約1.6億噸。僅河南已有超三成煤炭產能退出,89座礦井計劃關停。供應縮減的當口,需求也明顯放量。韓濱介紹,為應對夏季高溫,每年6月至8月是火電企業的發電旺季。今年國內發電量和日均耗煤量創下新高。一火電企業負責人張先生也稱,僅今年9月該企業的供電量就增長達10%,創下兩年來的最高紀錄。
根據統計數據,近年來,我國煤炭行業每年有約3億噸的供給余量,供大于求形勢明顯。然而今年前八個月,國內煤炭需求量為24.5億噸,出口需求1億噸。而國內煤炭供給約21.8億噸,加上進口的1.6億噸,目前煤炭市場供給缺口仍有約2億噸。
從求著人買到被求著賣,煤炭企業的好日子,從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季報中可窺一斑。
數據統計,截至10月20日,共有13家上市煤企發布了業績快報,5家公布了三季報。其中,中煤能源、開灤股份等6家上市煤企的三季報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以連續多年虧損的鄭州煤電為例,該公司10月17日晚間發布三季度主要生產經營數據公告顯示,今年7至9月份,公司煤炭銷量258萬噸,同比減少5.6%,但煤炭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22.4%,其中毛利2.8億元,同比增長472%。
美錦能源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3.3億元到3.8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42億元。公告稱,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國內行業經濟形勢好轉的影響,公司的主要產品銷售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產銷量均有增加。
冀中能源預計三季度實現凈利6584萬元到7584萬元,去年同期虧損469.55萬元;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7500萬元到85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
此外,受益于煤價反彈,露天煤業、ST百花等煤企的三季報業績都大有好轉。
火電受多面沖擊
煤價漲了,煤企笑了,但以動力煤為主要能源的火電企業,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動力煤采購占了生產成本的60%,煤價上漲,企業成本肯定跟漲。”上述火電企業負責人張先生稱,目前讓火電企業最頭疼的是煤炭成本。今年9月21日,國家出臺《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大幅增加企業運輸成本的同時,更直接導致煤炭供應進一步吃緊。
“以六軸運煤車為例,此前運力可以達56噸,但新規后只能運49噸。比如企業需要120噸煤,過去兩車就差不多可以拉完,但現在就需要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