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周五夜盤走勢,昨日黑色系期貨也開盤大漲,并不斷擴大漲幅,螺紋鋼一度上漲超5%,刷新逾3年新高,截至收盤漲幅達4.53%。
在鋼鐵行業去產能進入深化之年的2017年,業內普遍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中頻爐產能的清退有望使市場產量下降,上市鋼企噸鋼利潤將繼續改善,股票市場機會或相對確定,而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商品單邊牛市行情或難重現,價格波動將更為劇烈,投資者需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和套利機會。
海通證券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念足夠強大,動作不斷,2017年仍有較大力度,且數據空窗,因此短期內仍看好鋼鐵股。總庫存和螺紋庫存均創三年新高,對市場有一定壓力。預計2017年粗鋼需求下降約5%,產能淘汰可能延后到上半年后期,春季開工后需求受考驗,觀點轉向謹慎。建議繼續關注:寶鋼股份、永興特鋼、新興鑄管、大冶特鋼等。
寶武合并的完成,不僅為鋼鐵行業內實施兼并重組打開了局面,也為煤炭、電力行業下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兼并重組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醞釀了半年之久的寶武大合并在資本市場上完成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吸收合并完武鋼股份(武鋼股份已于2月14日退市)后,2月27日復牌的寶鋼股份不出意外的高開高走,全天收于7.31/股,漲幅7.5%。
寶鋼的復牌,標志著近年來鋼鐵產業內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寶武大合并完成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而寶武合并,不僅為鋼鐵行業內實施兼并重組打開了局面,也為煤炭、電力行業下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兼并重組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寶武大合并是2011年鋼鐵行業步入產能過剩以來的首單鋼企合并案例,被鋼鐵行業視為具有里程碑意義。寶鋼和武鋼的合并,將為中國打造出一家總產能超6000萬噸的鋼鐵航母。自從去年6月兩家上市公司公告確認重組合并消息后,寶武合并的相關進程就一直備受鋼鐵行業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根據合并方案,寶鋼集團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而武鋼集團將整體無償劃入,成為新寶武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隨著寶鋼股份的復牌,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國神鋼”大合并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在2017年度工作會上提出,2017年是寶武重組后第一個完整年,集團要體現規模化經營優勢,挖掘規模、成本、技術等方面的協同潛能,部署實施好重組后的聯合整合和融合化合。
據長江證券分析師王鶴濤估算,寶鋼股份總產能將達到約4600萬噸,在產品結構上,仍以板材為主,其中硅鋼、汽車板等領域市場份額表現突出,分別達到約80%、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