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實施“6643”工程,河北省僅鋼鐵行業,要完成6000萬噸產能壓減,就將影響直接從業人員20萬、間接從業人員40萬。若再加上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全部壓減到位,將影響106萬人從業。
減法做到哪里,加法就要做到哪里;去產能去到哪里,社會保障就要補到哪里。
張繼文是河鋼集團宣鋼公司的一名老職工。去年,宣鋼5號高爐被拆除。作為爐前工的張繼文一度為出路而焦慮。經過培訓轉崗,如今他已成為河鋼宣鋼技術中心的一名質檢員。產能去,人不走。對于壓減產能造成的人員富余,河鋼集團通過培訓轉崗和內部退養予以安置。
劉偉東是開灤礦業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去年,他遠赴新疆為一家煤礦提供技術、管理支持。隨著自身綜合能力的逐步提升,劉偉東找到了新的事業支點。因旗下的荊各莊礦業公司資源枯竭,開灤集團整合內部資源,組建了開灤礦業工程有限公司,面向外部市場提供礦井設計、地質勘探、技術咨詢、礦井建設等服務,為職工安置創造新崗位。
張繼文與劉偉東,一個就地轉崗,一個異地攬活,安置方法雖然不同,卻都在企業去產能后沒有失業,而是有了新的生活保障。
誰說以“鋼鐵之心”去產能,少有柔情?保就業、保民生的一系列舉措,讓河北省去產能有了“溫度”。
近年來,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援企穩崗政策,鼓勵企業采取措施穩定就業崗位。去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化解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職工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省市縣三級均成立了職工安置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幫扶、依法依規、分流安置的原則,通過企業內部退養一批、轉崗培訓消化一批、轉型重組安置一批、自主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崗位兜底一批等途徑,指導企業制定并落實職工安置方案,切實做到職工安置方案不落實不拆除、社會穩定風險不消除不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