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河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的《2016年全省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的通知》指出,為進一步鞏固深化煤礦整合重組成果,河北將嚴格在建、技改、整合礦井的依法監管,嚴防違法違規行為引發事故。2016年全省將再關閉整合或實現實質停產小煤礦數量70處以上。
【河北】
河北將繼續保持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河北省將不斷提升煤礦標準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強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持續開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對煤礦瓦斯、水、火等重大災害因素,制定并落實專項排查治理措施。有效遏制重特大煤礦事故,力爭不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繼續保持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創建一批“零違章、零事故、零傷亡”礦井。
2016年煤礦生產礦井要全部達到標準化三級以上標準
2016年,力爭規模以上工礦商貿企業全部達標,全省一級標準化達標企業數量增加20%以上,二級標準化達標企業數量增加40%以上。煤礦生產礦井要全部達到標準化三級以上標準,其中,中型煤礦要全部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大型生產煤礦要全部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非煤礦山所有生產企業(含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選礦廠)要全部達到標準化三級以上標準,其中單班入井30人以上生產地下礦山、三等以上運行尾礦庫、所有石油采廠要全部達到二級以上標準化水平,中型礦山和其他地下礦山按二級標準化創建,10%的大型礦山、20%的石油采廠要創建一級標準化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全部達到三級標準化的基礎上,推動50%的“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企業實現二級標準化達標升級;規模以上冶金企業全部達標,35%以上冶金企業達到二級標準化水平,爭取創建3家一級標準化冶金企業;指導機械等5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擴大達標覆蓋率,督促達標企業開展升級提質行動,完成標準化創建企業240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46家,小微企業1856家)。
加大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
2016年,將建立完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加大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建立重大隱患排查責任追究制度,對上級檢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事故暴露出的隱患,要倒查責任,嚴肅處理,需要給予黨政紀處分的,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將事故調查、責任追究落實和整改措施執行等情況列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內容。
【全國】
“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落后煤礦7250處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主任陳養才介紹,“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落后煤礦7250處、落后產能5.6億噸;2015年全國淘汰落后煤礦1340處、落后產能約9000萬噸。
陳養才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數量1.08萬處,其中,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1050處,比2010年增加400處,產量比重由58%提高到68%;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7000多處,比2010年減少了4000多處,產量比重由21.6%下降到10%左右。
在停產停建煤礦方面,陳養才介紹,根據國務院安委會2015年8月的通報,全國共有4947處停產停建礦井,占礦井總數的48%,其中停產停建1年以上的有3346處。
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透露,根據有關部門近期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在57億噸的產能規模中,正常生產及改造的煤礦39億噸,停產煤礦3.08億噸,新建改擴建煤礦14.96億噸,其中約8億噸屬于未經核準的違規項目。
姜智敏分析說,目前,我國有規模以上煤炭企業6850家,煤礦1.08萬處,平均單井生產能力不到35萬噸/年。其中,小煤礦7000多處(9萬噸以下煤礦5400多個),產量不到20%,安全事故占70%以上;前4家企業的產量比重仍然比主要發達國家低,生產集中度低沒有實質改變。
“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切入點,三年暫停審批新建項目、調整制度工作日、關閉退出煤礦4900處,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5000處左右,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使煤炭產業結構更加合理,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姜智敏說。
我國煤炭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介紹,“十二五”時期我國煤炭產量增速呈現先高后低的發展趨勢。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最高達到39.74億噸,后期產量有所回落,但煤炭產量依然占一次能源總量70%以上。
展望未來,我國煤炭行業發展機遇挑戰并存。姜智敏說,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等的推進,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煤炭作為能源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同時,隨著經濟結構優化、環保約束增強、能源結構改善,煤炭利用方式和領域需要進一步擴展。“十三五”時期,我國煤炭需求將保持低速增長。
對于煤炭企業的經營情況,姜智敏介紹說,去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14.6%,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1.2%。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直統的90家大型企業的產量占到全行業的69.4%,但是利潤只有51.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00億元。
而持續走低的煤炭價格備受關注。2015年年末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25.1,比年初下跌12.7點,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已經降到2004年的水平。有企業提出要引入煤價“地板價”和熔斷機制。對此,姜智敏說,要保持煤價的合理回升應采取綜合性措施,側重供需關系的調整。另外,要加強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減少無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