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項目是吸引人才的巨大磁石,多項產業項目則變為磁石方陣,不但吸引四方客商紛紛前來,而且也讓八方人才匯聚。第二屆江北水城“雙招雙引”大會上,山東聊城向八方來賓著力推介了精選出的11個大項目,引起了巨大反響。

四大新興產業培育項目熠熠生輝
此次大會,聊城推出的四大新興產業培育項目分別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醫養健康等。
新材料產業方面,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62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2家,光纖預制棒、釹鐵硼稀土永磁、高純氧化鋁及其相關產品發展勢頭良好。今后,聊城將依托信發集團、魯西集團、陽谷電纜等骨干企業,重點發展金屬、化工、半導體及通信等領域新材料,盡快形成規模效應。重點建設山東上達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項目、山東陽谷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年產400噸光纖預制棒項目、太平洋(聊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800萬對激光器芯片以及180萬條有源電纜(AOC)項目等。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方面,聊城擁有國家單項冠軍企業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省級單項冠軍企業3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7家,80%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擁有萬人計劃專家2人、泰山學者1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人。今后,聊城重點發展高性能機械、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高端軸承等產業,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重點建設中創聯投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年產5000臺套智能機器人項目、山東銀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000架植保無人機項目、臨清市智造小鎮高端軸承產業園項目等。
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現有中通客車等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企業7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主持參與制定國家標準60余項,具有年產3萬輛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的生產能力。今后,聊城著力突破整車設計、整車匹配、整車檢測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新能源客車、燃料電池客車、智能網聯客車等產品,推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點建設:東昌府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大VAN客車項目、聊城財金博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等。
醫養健康產業方面,聊城是山東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擁有三甲醫院4所;境內溫泉資源豐富,地下溫泉面積占市域總面積的60%以上;醫藥產業實力雄厚,形成了以中成藥為骨干,化學藥品制劑、生物制劑、醫療器械等為補充的醫藥產業體系。今后,重點發展生物制藥、中醫保健藥品等,加快醫療、養老、養生等業態融合,建設醫養結合示范城市。重點建設:華潤生物醫藥產業園、東阿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高新區量子生物醫療產業園、陽谷伏城醫養中心等。
五大優勢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項目
五大傳統產業是聊城的優勢,不過,聊城正在加快改造提升步伐,讓五大傳統產業蛻變升級。
今后,聊城在有色金屬及金屬深加工產業上,依托銅、鋁產業的規模優勢,延伸拉長產業鏈條,打造世界級高端銅鋁加工基地。重點建設中色奧伯特銅鋁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壓延銅箔項目、高性能換熱空調銅管項目,山東駿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萬件鍛造鋁合金車輪項目,山東藍天七彩建材有限公司鋁單板幕墻項目等。
在綠色化工產業上,點發展煤化工、鹽化工、氟化工、硅化工,打造全省重要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重點推進魯西化工集團與中化集團的戰略合作、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9萬噸橡膠助劑項目等。
在紡織服裝產業方面,將突出智能化、綠色化、個性化方向,發展高檔家紡、服裝制作等,著力提升產品檔次和綜合效益。重點建設山東金號織業有限公司家紡、餐巾布、智能化倉儲物流項目,臨清三和紡織集團精品服裝項目等。
文化旅游產業方面,將挖掘運河文化、黃河文化、養生文化,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全力把江北水城打造成具有濃郁文化特色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重點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中華水上古城文化保護和傳承利用旅游項目、國家級黃河森林公園文化旅游綜合項目等。
現代高效農業方面,重點培植精品糧油、綠色蔬菜、生態林果、健康畜禽、特色水產等五大特色產業。重點建設聊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山東立海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冠縣溫氏股份有限公司 “雙百萬”工程項目、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高效養殖加工一體化工程、山東中原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莘縣高標準智慧溫室建設項目等。
打造好數字經濟和高鐵新區項目
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企業達到46家,軟件企業達到24家,聊城數據湖產業園、京東云(聊城)數字經濟產業園、阿里云創新中心·智匯谷產業基地等項目相繼落地,初步形成了以數字經濟園區為載體,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今后,聊城將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核心,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重點推進聊城數據湖產業園、莘縣創智谷數字經濟園區、京東云(聊城)數字經濟產業園、聊城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建設等。
聊城作為雄安—商丘、鄭州—濟南兩大高鐵動脈的交匯地,不久的將來,聊城可以實現27分鐘到濟南、50分鐘到雄安、70分鐘到北京、60分鐘到鄭州、90分鐘到青島,1小時覆蓋周邊21個城市、2.4億人口。為搶抓高鐵建設的新機遇,市委、市政府計劃全面啟動聊城高鐵新區項目。
高鐵新區規劃面積18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21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服務冀魯豫的商貿物流中心、承接五大中心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高地、面向京冀魯豫的文旅康養消費新目的地、中國北方重要的大數據創新與應用中心。主要包括高鐵商貿港、魯西CBD、水城之心中央文化區、京魯科創谷、齊魯數字谷、國際健康谷、江北水城國際社區七類建設項目。 來源: 聊城晚報